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现隶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始建于1959年1月,当时名称为北京器材厂,隶属于铁道部电务工程总队。1980年企业更名为铁道部电化工程局北京器材厂,1981年更名为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北京器材厂,隶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1991年更名为北京铁路信号工厂。2011年企业改制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出资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2015年变更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通号(北京)轨道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变更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铁路区间自动闭塞产品研制与生产的企业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与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合作开发了适应当时中国铁路运输组织的四信息移频自动闭塞设备,填补了一直使用国外自动闭塞制式的空白,其后又伴随着中国铁路发展的需求,逐步升级换代、陆续研制出八信息、十八信息、十八信息N+1微机移频自动闭塞设备,这些产品为中国铁路的提速扩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9年,公司承担了铁道部引进法国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和TVM300带列车超速防护机车控制系统(简称U-T系统)的消化、吸收及国产化主体工作。通过努力与实践,先后为中国铁路的主要干线提供了国产化设备,为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程度做出了贡献。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公司在企业管理理念、产品质量管控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001年,在引进、消化、吸收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公司成功开发出功能替代产品WG-21A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完成了全功能替代的国产化任务,并通过了铁道部的科技成果鉴定,先后为哈大、广深线和大连轻轨1号线及延伸线提供了系统产品和技术支持与服务。2003年,WG-21A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获得了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2年,与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共同合作开发出系统升级换代产品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并通过了铁道部的科技成果鉴定,被铁道部指定为全路区间自闭的首选产品,在第六次大提速和六大干线的扩能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为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做出了贡献。2004年,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获得了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7年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
2005年,公司与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共同完成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应答器、LEU轨旁电子单元、BEPT读写器生产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2007年获得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为实现中国铁路CTCS0-2级列控系统技术标准和完成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提供国产化的产品。
在努力保持铁路区间自闭产品国内技术优势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新的产品领域。通过与北京交通大学和其他科研院所广泛而深远的合作,公司在车载信号控制领域和车站信号控制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其中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生产的JT-C系列机车信号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铁路局和各大机车厂,并在2008年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分散自律集中调度系统(CTC)、车站分机(DIMS)、计算机联锁、微机监测等车站信号设备的产品转化与市场推广应用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2007年,为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提供了CTCS列控地面系统设备和技术支持。
2007年,公司承担了CTCS0-3级列控系统中ATP车载设备和RBC无线闭塞中心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硬件国产化工作。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产品组装、调试、测试和检验生产线;完成相关设施和环境的改造;完成首批产品的生产、测试和验证,ATP车载设备和RBC无线闭塞中心设备先后获得瑞典庞巴迪公司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目前公司批量生产的ATP车载设备和RBC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武广、沪杭、沪宁、京沪等高速铁路。这标志着公司已经具备独立生产国际一流车载ATP设备和全面提供CTCS0-3级地面和车载设备的综合能力。
2008年,公司与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合作完成CTCS0-2、3级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TCC列控中心设备、应答器设备功能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工作,为集团在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中承担系统集成商的引领地位、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三位一体”的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9年至今,公司圆满完成了温福、甬台温、武广、京沪、哈大、海南东环、向莆、津秦、湘桂等客运专线/高铁列控地面系统设备生产以及现场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完成了杭长、兰新等线路的供货,抓住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的有利时机,成功实现公司业务链的有效延伸。
2011年,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完成了企业整体改制,成立了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调整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设立,规定了各自职责与权力,捋顺了公司在决策、监督、管理的相互关系,实现了公司的平稳过渡。
2011年,公司新建金工车间落成并投入使用。
2013年,公司完成了为期5年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及装备研制”的子课题“CTCS0-3级列控系统的装备产业化”自验收工作。通过开展“CTCS0-3级列控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丰富了公司产品种类,提升了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制造技术、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4年,由公司承担的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及RBC 设备制造国产化项目从609个推荐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4年,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项目(PLM)进入试运行阶段,系统正式上线。
2015年,公司JT-C机车信号产品首次登陆非洲市场,供往埃塞俄比亚 埃塞亚迪斯-吉布提铁路,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争取更多的参与海外市场的机会。
2016年,公司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被授予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实现知识产权强企发展目标,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公司新建电子加工中心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满足CTCS0-3级全部列控系统装备的批量生产以及国内外轨道交通业快速发展对高端信号控制装备的需求,公司的技术装备和制造工艺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2017年,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北信公司“2016年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土耳其电子系统制造商Savronik代表团参观访问了北信公司电子加工中心和实验中心。
2019年,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电部、中国铁道学会办公室、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中国通号及所属企业,铁一、二、四、五、六设计院,瑞兴、和利时、中铁检验认证中心等单位的100余位轨道电路技术专家来到公司电子加工中心和实验中心,对中国铁路CTCS0-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全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检测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参观指导,增强了用户对北信公司产品质量及可靠性的信心。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公司的产品已遍布全国各铁路局和部分城市轻轨及地方铁路,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公司先后较好地完成了诸多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信号控制设备和技术服务,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企业的知名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