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资委发布第二批中央企业“大国工匠” 培养支持计划入选名单出炉,共有100名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入选,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北信公司高级技师冯浩名列其中。

冯浩,中共党员,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北信公司高级技师。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为北信公司的生产技能专家,冯浩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轨道交通信号设备产品的生产调试和返修工作。
精技创新迎挑战 锚定目标破万难
二十三年,扎根轨道交通信号产品生产一线,冯浩用自己精湛的产品研究能力、丰富的信号产品领域生产经验,为国产化硬件研究、自主化产品试制等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强大助力。在此期间,冯浩攻克了国外引进的高铁核心定位设备——应答器传输单元(BTM发送器)多项技术难题,尤其是BTM一次性调试通过率,这是一项连最早研发BTM的庞巴迪公司至今都没有解决的专项技术,却在冯浩不断观测BTM的波段频率下,通过无数次试验研究出了波形点位控制调试方法,一跃将原BTM波形调试3%的一次性通过率,提升至100%,极大提高了BTM产品的测试效率,并实现了中国在此项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他还持续参与到自主化BTM、CAU、ATP等多项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中,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当之无愧的“信号产品医生”。

2010年,正值北信公司Profibus总线板国产化实验研究的关键时刻。一直以来,Profibus总线板都是国外引进产品,主要技术被国外信号公司垄断,致使国内无法对产品部件进行自主升级。但在此紧要关头,实验用的国产化样板突然无法正常运行,在那个分秒必争的时刻,需要立刻找出原因让试验继续进展下去。此时,作为对国外芯片调试检测水平出众的冯浩被紧急安排到Profibus总线板国产化实验研究项目中帮助项目组分析故障原因。
冯浩深知本次任务不但时间紧迫,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信号产品设备能否实现独立自主生产的重大意义。他一刻不敢耽误,在没有线路图纸的情况下,认真听取技术人员对各种芯片的介绍,通过自己对调试技巧的领悟,夙夜鏖战8个昼夜,从芯片的功能测试诊断开始,到上千个焊点的细致排查,通过多遍的复测和检修,分析并排除芯片故障的可能性,最终查找出了影响芯片运行的关键原因,帮助Profibus总线板国产化实验按照预期进程完成了国产化试制研究的目标,实现了产品的自主可控。
匠心独运提质效 攻坚敬业勇担当
针对多项影响生产的技术难点问题,公司成立了攻关团队,旨在加快生产进程,优化生产方式。冯浩不顾工作的繁重,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作为骨干,本身的工作量就很大,对此他挑灯夜战,进行技术攻坚,用尽办法进行多方尝试,一次次不同的检测数据、不同故障排查方法、不同工具的组合,有时甚至一抬头已经天亮。谁也没想到他竟能将早已判别为“准报废”级别的ATP、BTM产品起死回生,变废为宝。他还紧扣生产瓶颈发明出了客专发送器测试工装、一带多检测工装等适用于生产的检测工装,破解技术难题数十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万元。

多年来,冯浩累计发布合理化成果近百项,凭借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推进高铁信号设备国产化实验进度,开创的BTM电源模块、BTM整机维修先河,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主持和参与的“提高客专发送器测试效率”、“提高产品测试记录录入及收集效率”等课题,都不同程度实现了单台产品测试效率的提升。
传道授业重培养 强能精技育人才
在持续提升个人技艺的同时,冯浩时刻不忘带领团队不断进步,将技能教学的责任高高举起,带领大家一起成长。无论是日常出现小问题,还是攻关任务的关键时刻,他都亲力亲为,在每次的攻关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将所得的经验、心得及方法分享给大家。并在多项国产化试制过程中带领团队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使团队成员在工作中逐步成长。在这样的教学助长中,他带领的团队分别在IPC手工焊接&返工返修大赛及中国通号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其中获得IPC华北赛区奖项者7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

建国70周年,冯浩作为央企劳动模范应邀参加了庆祝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建党100周年,他作为高技能人才代表应邀参加了“政府特殊津贴制度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座谈会”,这些都是对他多年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敬业奉献的最大嘉奖和肯定,也是他长久以来在信号领域不断追求的奖状。“创新,求实,匠心,育人”,是冯浩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他踔厉奋发,怀抱信念,不断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也是这种精神,带动他不断进步与成长,为轨道信号交通强国之路添砖加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