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保障交通“主动脉”各显神通 2012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开幕

发布时间:2012-06-07 作者: 来源: 字号:

  

 图片说明:同济大学设计研发的科技部实验平台车
 
      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悬浮列车……各种类型的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名副其实的交通主动脉。如何让交通主动脉安全通畅?5月30日在浦东新国际博览开幕的2012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国内外知名的列车制造、信号企业纷纷亮出“十八般武艺”。
  磁浮装上“钢铁胳膊”
  展会现场展出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最具代表性的7种产品模型:中低速磁浮列车、马来西亚动车组、土耳其伊兹密尔城轨车辆、上海11号线地铁、深圳1号线地铁、武汉1号线地铁、100%低地板车辆。
  其中,由中国自主研发、首台即将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于今年1月20日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正式下线。该磁浮列车采用三节编组,最高运行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
  参展商告诉记者,列车采用特殊抱轨设计,车厢下端伸出两排“钢铁胳膊”将铁轨紧紧握住,不会发生脱轨和侧翻现象;列车能适应风沙、雨雪天气运营,可绕建筑群灵活运行……
  实现“无人驾驶”
  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神经中枢”,中国通号、卡斯柯、自仪泰雷兹等信号系统供应商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凭借精确的信号控制,列车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说,现场展示的CBTC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实现了精确至厘米的定位精度及真正的移动闭塞,从而将两辆列车的发车间隔极限缩短至90秒。1986年,第一条全自动CBTC线在温哥华投入运营。这一系统如今已应用于上海的6、7、8、9、11号线和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地铁。
  轨道巨头齐聚申城
  本届展会吸引了众多地铁业主单位参展,包括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大连地铁、西安地铁、武汉地铁、沈阳地铁、重庆地铁等齐聚申城,如此规模的集中展示在国内还是首次。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浏览次数:1254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