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要退休的师傅来办公室办理退休前的签字手续,一进门,大家连连向他们道贺,“郭师傅、孙师傅,祝贺您们圆满退休啊”,“谢谢、谢谢,呵呵,我在北信工作了38年多了,退休了每月能拿7、8千的退休金,挺好、满意,呵呵呵,但真心有些舍不得呀┉,你们继续好好干,得让咱们公司越来越好啊┉ ”。几位师傅平时几乎不怎么到办公楼来,今儿来办手续,高兴地打开话匣子和几个“小年轻”聊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郭师傅说:“你们现在走进公司,看见的是鲜花绿草,崭新高大的厂房、办公楼、平坦的柏油马路,整洁的环境、有序的作业布局、自动化的设备、仪器,精神抖擞、开着私家车来上班的员工,俨然一派现代化的大企业,你们“小年轻”们可赶上好时候喽”。
孙师傅接上说:“北信成立初期只是一个生产铁路维修配件、有几十名职工的小配件厂。我八几年来厂工作时,还过了十几年坐火车上下班的日子。公司西门外铁道边上原有个铁路四等火车站,站名交“黄土坡”,员工上下班没有班车,由于是铁道部所属的企业,同其他铁路职工一样可以凭火车通勤免票,乘坐北京站-丰台站-黄土坡站的通勤火车上下班。通勤车经常晚点,在冬天的寒风里、夏日的骄阳下经常看到职工们等待的身影,几年前公司附近还不通公交,交通非常不便,遇到有个急事出不去、走不了、干着急呀” 。
郭师傅接着又说:“那个时候,工作条件也很艰苦,全公司夏天没有空调,呼呼旋转的电扇吹来阵阵热风,我的师傅们就在电扇前放一盆凉水,说是来个“物理降温”。冬天的时候,在砖墙、木窗的车间厂房里干活得穿上厚厚的棉衣,车间大门挂上棉门帘,师傅们还找来些旧的包装塑料布把北面的窗户封上,保温防风。当时公司生产的是被业界称之为“蓝精灵”的四信息、后来升级为八信息的移频信号产品,按上级计划生产,不用市场营销,被当时的领导戏言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那时工厂的“小日子”也还不错。但是那个时候条件艰苦、也或是看不清未来,不少人想尽各种办法、门路调走、离开。但是当时有很多干部、技术、生产骨干凭着对工厂的热爱和对企业发展的信心而选择留下来,他们乐观地说:‘这已经比我们的师傅们建厂初期那些年住在厂里的简易宿舍,一周才让回一次家,没有厂房、没有施工队,在这片原是河滩的荒地上自己修路、自建厂房的时候好多了’”。
几位师傅的话题虽有点久远,但办公室的几位“小年轻”象听故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稍一停顿,办公室的一位“中年”就接上话茬说:“我是九三年来厂工作的,经历了公司这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巨变吧,非常能体会几位老师傅的感受啊。公司今年成立60年了,这几个字说一说、听一听是很轻松的。但是对于每一位把青春留在这里、在每个岗位上坚守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北信人来说,公司从成立、到发展、再到现如今高铁装备制造的优势企业,这个60年确实来之不易,是几代北信人乘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铁路大提速、高铁发展的大好时机,坚守铁路信号技术的事业、传承北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一件事一件事地干、一个点一个点地盯,每一次的关键任务都不掉链子,每一项重点工程都保证供货和 服务,就是这么多年的努力奋斗换来的。这些年可是有很多诸如挑灯夜战、加班加点、轮班作业,全体员工延迟下班都去支援生产、‘白加黑’、‘五加二’,还有为赶作设计晚上住在办公室早晨急去开会而发现双脚穿错了鞋……等等北信人拼搏、奉献、实干的故事,等有时间再跟你们“小年轻”们讲。”
几个“小年轻”意犹未尽,难得听到这么多公司的故事,放下手里的活计,赶紧抓住机会追问:“竞争这么厉害,咱公司怎么就生产上高铁这么高大上产品的呀?”
几位老师傅和“中年”带着满脸骄傲和自信,争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讲了起来:“可以说,公司是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而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下决心要发展铁路事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运输保障,为人民出行提供服务”。
“通信信号是铁路建设关键技术之一,过去落后时是靠人工指挥火车出发、行进、进站停车,就是你们在老电影里看见过的那样。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信人与铁路老一代技术专家一起凭着“非把移频自动闭塞搞上去不可”的坚定信念,技术攻关奋战,成功研制生产了我国空白的“移频”信号产品,之后不断改进升级,极大地提升了国家铁路行车指挥的能力和安全。九十年代初引进吸收国外列车控制产品技术,之后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生产了升级换代的轨道电路产品,应用于全国的铁路,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间国家铁路建设发展的六次大提速提供了重要的信号设备和技术服务。”
“本世纪初,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国家提出新的铁路发展规划,建设“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不断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和水平,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当时的公司领导带领全体员工,抢抓机遇,克服一切困难,集中优势兵力参与完成了用于高铁的CTCS-3级列控系统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京津城际、武广、京沪、哈大……等国家高铁项目建设生产了数以万计台件的设备,提供了技术服务,还抓住机遇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升级改造,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电子产品装联测试生产线,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电子生产中心,推进实施应用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成了花园式厂区,公司的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这些你们就看到了呀。”
“小年轻”们听了这些话,不知不觉地都已站了起来,兴奋地说:“啊,伴随祖国7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公司经过了60年的奋斗历程,生产的一代代产品满满遍布全国十几万公里铁路线上,这就是说在国家铁路建设事业大发展中、在中国高铁靓丽名片上,北信公司可真是有响当当的一号呐。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好的没的说,老师傅们给我们打下这么好的基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努力工作,将来还得让北信有一号!”
办公室恢复了平静,从大家微微泛红的双颊和发亮的眼睛能够感受到,今天的这一次办公室“聊天”给每个人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是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公司正承载着坚实的过去,奋进走向未来。走好未来之路靠北信人的坚守、传承和奋斗,必不可缺的更是祖国的振兴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