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区胜利开幕了!习主席的《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讲话响彻京郊延庆的上空。巍巍海陀、幽幽妫水,迎来了世界各国的宾朋,奏响了冰雪奥运的前奏,开启了美丽延庆的绿色生活……
夜幕降临,延庆开启了不夜城模式,航拍下的延庆灯光闪烁、五彩缤纷。世园会规划总面积960公顷,约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20多个非官方参展方刷新世园会历史记录。这一天,延庆成为世界的焦点,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为此延庆人备受鼓舞,倍感骄傲!
然而,延庆曾经经历过的贫穷与落后,我有着亲身的体会。33年前,我离开生长了16年的故乡-延庆县香营乡后所屯村,农转非,考入铁路的一所中专学校,从此我跳出农门,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村里的人们称赞不已、羡慕不已。虽然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但那是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令我终生难忘。
考入中专后的第一个暑假,坐在回家的长途车上,从北京德胜门一直往北,穿过燕山,路过八达岭,一种塞外的景色映入你的眼帘。空气中少了一丝丝柔软和湿润。风夹杂着一种无名的力量,吹打在脸上,久违的雀斑在争先恐后地隐隐出现,我知道这是风作用的结果,心里稍稍地得到了一丝安慰。越过燕山,放眼望去,这里是成片成片的庄稼、黄色的土地和低矮的民房,以及弯着腰在地里忙于耕种的人们,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延庆的工业很不发达,人们以农业为生,大片大片的玉米是这里的主要作物,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撑。一年到头,把收获的玉米卖了钱,供一家人一年的消费,然而我和弟弟的学费占了家里玉米收入的一大半。说心里话,我多年来上学的学费我都不知道是用多少玉米换来的!当时父亲在社办企业上班,做财务工作,每月都要去延庆县城的农机局去报表,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经常一去就是一天,但是不论时间多晚,父亲都是忍着饥饿回家吃饭,从来都不在县城的饭馆吃饭,父亲是要把省下来的钱,哪怕是很少很少的一点点,都留给我和弟弟上学用。最终我和弟弟双双考上中专院校,户口由农民转为城镇居民,了却了父亲和母亲多年来的心愿。
记忆中,儿时的夜很长、天很黑,伸手不见五指。晚上没有路灯,没有电视看,没有一切娱乐活动,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夜幕开始降临,在低矮的以泥土为主要材料的房子里,我们一家四口人躺在大大的土炕上,数着月光照射下的窗棂,憧憬着那时心里的“美好生活”。母亲谆谆教导,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是我今后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源泉。从那以后,我就立志要走出农村,哪怕干个环卫工人也好!是的,吃着玉米面贴饼子长大的我,深深地知道只有城里人才可以吃到白馒头、小动物饼干以及我从没尝过滋味的红红的酱豆腐……
如今,再回延庆,别有一番滋味。
开着汽车,放着轻松的音乐,飞驰在崇礼高速,穿过几个灯火辉煌的隧道,青山绿水,顿时映入我的眼帘。延庆的山变绿了,天更蓝了。夜晚,美丽的妫川广场热闹非凡,灯光闪烁,五彩缤纷,人们在尽情地唱歌、跳舞,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沿着延庆的主街道一直往东走,青色的柏油路边,一座座二层的小楼拔地而起,楼体喷着各种人们喜欢的颜色。一年前,我家的小土房也发生了巨变,红黄相间的二层小楼替代了原来低矮的土房,宽敞明亮的十个卧室,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和温度的变化随意居住。每当周末闲暇时光,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在自家的院落,支起烧烤架,羊肉串、鸡翅、各种蔬菜等等美味尽情享用,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落,幸福的生活不言而喻……
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延庆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柳沟的火盆锅和凤凰古城,康庄的榆林驿,玉渡山的五彩缤纷,妫河的生态走廊,康西草原的快马驰骋……让人流连忘返。再有,龙庆峡让人体会了塞外小漓江的美;百里山水画廊,向人展示了自然和绿色的画卷;万里长城铸就了好汉的铮铮铁骨,古崖居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延庆以人文、绿色、生态的新面貌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远离城市的喧嚣,独享一份清净和美好,海陀戴雪,妫水潺潺。延庆之美,美在绿色!美在生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勤劳、质朴的延庆人民正在大踏步的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在不久的将来,延庆会以静谧和厚重的美成为北京城的后花园,它呈现给人们的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你好,延庆!你好,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