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我的三次火车出行

发布时间:2020-05-20 作者:王冬雪 来源: 字号:

我是1996年出生的,十岁之前的事情大都记不清了,但是仅有的十几年记忆中,还是能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发展。单就吃穿方面来说,家里吃的是越来越好,以往基本过年的时候才会买新衣服,到现在随时线上线下购物。各方面发展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关于轨道交通方面的,我的三次火车出行,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我三次乘坐不同类型火车的经历,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中国速度,令人惊叹。

第一次出行:绿皮火车晃晃悠悠

大约是初中时,跟随母亲去外婆家过年,从邹城站出发,最终到达齐齐哈尔站,记忆中仿佛一个世纪的火车旅程,实际上却只有2天2夜。

当时还没有网上订票,只能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母亲票买的晚,只剩下无座票。她当时大包小包,还拖着我和姐姐两个小豆丁,上火车的时候人真的很多,母亲千方百计把我和姐姐还有行李推上车,之后在一个大哥的帮助下,硬生生挤上了火车。前两天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母亲还一阵后怕,要不是那个好心的大哥把她推上去,她大约是挤不上去了,最后火车汽笛响,还是有人没有挤上车。

那时候是冬天,火车上没有空调,但是因为人多,反倒没有那么冷。我们没有坐票,母亲就厚着脸皮拜托那些坐着的人,把两座之间的空地空出来,放行李箱让我和姐姐坐,她自己站了2天2夜,下车的时候,小腿肿了一圈。当时我和姐姐第一次坐火车,晕车特别厉害,没什么胃口,吃什么东西都会呕吐,让母亲很是心疼。

在火车上的时候即使彼此不认识,但是还是可以围在一起打扑克,聊家常,因为年纪小,还得到很多叔叔阿姨的照顾,他们给我零食,逗我开心,是那段难熬的旅程中不可多得的温情。

第二次出行:普快列车凉风习习

2014年,高考结束,最终我被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它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长到十几岁,一直没有看过大海,借着我那次上学的机会,一家人决定提前半个月出发,去青岛玩一圈。那个时候已经可以网上订票,母亲害怕我不熟悉购票流程,再买错了票,为了稳妥一些。她跑去附近的代售点托人买了票。订一张票有5元的手续费,这个平生“小气”不已的女人还是乐呵呵地掏了这笔额外的手续费,每个人都有座位,是K字开头的普快列车,代售点的人说还有空调。

这次火车之旅很是愉快,我特意带上的扑克牌派上了用场,虽然只有7个小时的路程,但是还是和座位附近的旅客熟识了,大人在打扑克,和我年纪相仿的,聊自己即将要去的学校,吐槽一下高三时期的痛苦生活,当时痛苦,事后再拿出来说,也只是逗闷子的笑料了。

第三次出行,高铁动车风驰电掣   

2018年6月28日,我从学校毕业,7月初,乘坐上从曲阜东开往北京南的动车,只身北上工作,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北漂大军, 因为赶时间,所以选择了高铁动车。久闻高铁大名,但是没有什么机会乘坐,正好这次好好体验一下。

高铁动车形似子弹头,车身流畅细长,样式简洁大方,在铁轨上行驶时,如同出膛的子弹,500多公里,只不过2个半小时左右,就已经来到了北京。

如果给这次火车之旅打标签,一个是快,另一个就是舒适。坐在车厢里,车厢连接处的LED屏幕上实时播放着列车当前行驶速度,一度达到300多公里每小时,可想而知速度有多快。高铁动车不光在速度上进行了提升,就车厢内部环境方面也有较大改进。车厢较为宽敞,减少空间压迫感,独立小饭桌,吃饭工作两不误,座椅舒适符合人体工学,座椅下配有插座,满足充电需求。这只是一个二等座的配备,想必座位等次更高,空间配置也会更加高级。

我的这“三次”火车出行,时间维度横跨近十年,而不到十年的时间,我们的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如此迅猛,从运行速度,覆盖范围和服务设施都有了大的提升,成为人们节假日出行首选交通方式。而其中,高铁事业的卓越成就更是离不开代代通号人的共同努力,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通号人,将牢记我们老一辈通号人的谆谆教诲,勤恳工作,敢于创新,求真务实,勇担责任,为我们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我们的祖国的明天奋斗拼搏。也衷心的祝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葆青春活力,再创辉煌!

浏览次数:25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