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非洲达比隆港至圣图矿区专用铁路(达圣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作为一名北信现场技术服务人员,因为亲赴现场参与了此项目的机车信号静态调试工作,看到消息后,我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终于,经过21天的集中隔离和7天的居家隔离后,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我想我有必要记录一下对于我来说的这段不凡历程。
出发·激动忐忑

2021年3月,公司接到通知,需要委派1名有较强现场技术经验的员工赴非洲,参与公司供货几内亚达圣铁路的8辆机车信号系统产品的静态调试工作,以保证线路顺利开通运营。
领导找我谈了话,希望年轻而又有较多现场经验的我能接受这次任务,为企奉献、为国争光。
当时,我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这是历练自己快速成长的好机会,可以开拓眼界、可以积累经验;忐忑的是,因为年初国外疫情肆虐,尤其非洲大陆疫情最为严重,健康安全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
果然,父母亲朋几经做工作,仍表示不理解、不赞同。我内心深处也曾动摇过,也曾想过放弃,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扪心自问此番远行是否值得?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是否有它的意义?最终,我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觉得公司能把这样的任务负于我,对我是一种信任和肯定,对于我本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是我实现自身价值的一次良机,能够为企业为国家的铁路事业贡献我的一点绵薄之力,这是对我自身价值的肯定,也将会在我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同父母进行了一次严肃而深刻的谈话,表明了我的想法和决定,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于是,我便开始了我出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公司安排我前往海关总署(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注射了疫苗;开展了防疫、安全、应急培训;协调各部门准备了现场工具及必要防疫物资:发码器、万用表、测试环线、发码感应盒、记录板CF卡、消毒液、防护服、防护面罩、消毒湿巾等等……5月9日,我终于拖着一大箱的行李物品,带着使命,肩负着来自领导、父母、亲朋沉甸甸的嘱托登上了飞往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飞机。
抵达·紧张认真
经过30多小时的飞行,我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随后乘坐大巴前往达圣铁路赢联盟营区,开始了我的机车信号调试工作。

本着“一次就把工作做好”的工作理念,我在全方位做好个人防疫工作的同时,白天在炎炎烈日下检查设备安装和静态发码测试,夜晚在电脑旁核对分析每列车的测试数据。从车底的接收线圈到司机室的信号机,从“绿灯”到“红灯”,我不遗漏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电缆、每一个灯位,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调试期间,有2列机车在达圣铁路矿区站附近作业,短期内无返回联盟营区计划。因为距离营区较远,徒步无法到达,在通号国际现场人员的协助沟通下,几内亚工作人员驱车80多公里将我带到了矿区站进行调试。但是两列车的工作任务繁忙,每列车只有40分钟的调试时间,调试时间十分紧张。所以调试开始后,我和现场的配合人员争分夺秒,展开各项测试工作。在完成最后一项测试时,我扫了一眼计时器:还剩5分钟,我的心里长出了一口气。
6月5日,经历了近一个月紧张的调试工作,8列车机车信号系统静态调试工作终于圆满完成。我打电话向“家里”报告了各项情况,都能够感到自己言语间掩饰不住的骄傲和自豪。
回归·收获满满
回国后,我进行了为期21天的集中隔离和7天的居家隔离,期间进行6次鼻试子、咽拭子、抽血、物体表面检测。隔离的日子漫长而煎熬,尤其在每次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时,内心焦虑不安,生怕会有不好的消息,所以在每次得知检测结果正常时,心中都有一分难以言表的喜悦。
此次出国工作,让我感慨良多,虽然过程几经周折,但更多地是收获和成长。达圣铁路是非洲几内亚半个世纪以来由中国企业建设的首条现代化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设备,我所在的北信公司能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参与项目建设,是大国重器的担当;而我作为公司一名技术人员能够有幸参与其中的工作,是有力践行“强国有我”的承诺。身处处疫情肆虐的几内亚,我更感生命的可贵,也亲身体验到了祖国的繁荣强大,作为万千铁路人中普通的一员,我克服了天气、交通、语言等多方面的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扛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努力创造我们“大家”“小家”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