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北信公司4名员工获得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发布时间:2022-07-27 作者:程帆 来源: 字号:

       日前,经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发布《关于认定2022年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及创办企业的决定》,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资格联审、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等程序,北信公司于树永获得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称号,徐叶、叶轲获得大兴区科技创新类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大兴区优秀青年人才贾泳杰通过第二培养周期确认。
       于树永长期从事轨道电路设备的研发攻关、产业化设计、设备集成、技术支持和管理工作,是国科计划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及装备研制课题“可靠性研究”部分、铁道部“轨道电路专项排查工作系统功能试验平台搭建”及国科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多项“2000A系统设备”产业化设计及制约生产与服务问题解决,多次担任全国职业院校及铁总职业大赛专家组成员。授权一项发明专利及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过多篇论文,参与制定过多项行业标准,曾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铁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等省部级以上奖项。
       徐叶长期从事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装备的检验检测、性能优化和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工作。对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产品的检测技术和试验平台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规划建设完成了8个实验室,能够为轨道交通、能源、电工电子等多个领域的产品提供可靠的试验和技术支撑。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北京科委、研究设计院集团组织的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和企业自主立项的基础研究课题,在轨道交通基础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国家铁路建设规划,在高速铁路建设、制造技术研究、可靠性及安全技术研究、测试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及装备研制”、国家发改委“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产业化”、北京科委“CTCS-2级列车车载运行控制设备规模化制造技术研究”等课题,形成包括新产品、核心测试设备、实验室、知识产权在内的53项成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叶轲一直以来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产品研发、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领域相关工作,负责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备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产业化转化、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等相关工作。作为技术骨干完成了CTCS0级列控系统设备改造的设计验证和产业化任务。参与了“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靠性试验平台建设”项目,作为负责人,支持完成应答器传输系统实验室建设工作,成果荣获2020年中国通号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参与并制定了多项关于应答器、BTM、LEU产品的企业标准制定。应用于中国通号公司内部多家企业,形成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获2020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叶轲同志共主持参研多项科研项目,带领团队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产品产业化优化设计,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保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至今有17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项,累计表达5篇论文,其中发表的《基于二次拟合的应答器谐振频率测试及优化方法》荣获中国铁道学会2019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贾泳杰在一直以来的工作中,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CTCS3车载ATP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国产化设计,以及运营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持续优化提升方面的技术开发工作,完成了C3列控系统产品的技术引进和转化。主导负责研发了多种用于保障产品质量的检测装备,并已获得9项专利,包括1项发明专利。曾作为海外项目技术负责人,同市场人员远赴拉美开展铁路系统集成业务的拓展。作为列控车载设备部门技术负责人,带领车载设备工作团队,攻坚克难,为列控车载ATP设备的生产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维护提供全生命周期内的技术支撑。
       2019年起,大兴区为聚集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领军人才、加速培养区内重点产业与公共服务等领域优秀青年人才,推动新大兴新国门建设,组织开展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和大兴区优秀青年人才申报工作。自开展人才申报工作以来,北信公司已有8名员工获得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称号,7名员工获得大兴区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展现了北信公司对大兴区发展建设作出的努力,也充分证明了北信公司在各类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凡表现。
       一直以来,北信公司高度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逐步加大人才梯队建设的力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员工专业能力,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优秀的发展平台,此次4名员工获得的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称号和优秀青年人才称号,正是对北信公司近年来人才培养成果的充分诠释,诸多优秀的人才涌现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浏览次数:59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